時間:2023-04-24 瀏覽量:930
清明這天,淅淅瀝瀝下了場小雨。說來奇怪,每年清明時節(jié)準會下上這么一場雨。
早上五點,作為公司森林防火志愿者,我跟公司森防指辦公室工作人員一同在三公里木材檢查站卡點執(zhí)勤??赡芤驗橛晏欤飞硝r有行人。和同事聊天中,我忽然想到自己好像很多年沒有給爺爺上墳了。
爺爺在我小學(xué)時就去世了,當(dāng)時只六十多歲。我對爺爺最鮮明的印象,是滿面慈祥,絡(luò)腮胡,因為腦血栓后遺癥而不再矯健的身形。作為林業(yè)局退休職工,爺爺每個月都有退休工資,我在兒時最開心的事就是跟在爺爺身后陪他去“老年之家”下下棋,回來的路上蹦蹦跶跶地收獲大包小包的零食。如今,老人家的容貌依稀還在眼前,聲音宛如還在耳邊,就連雨中的空氣似乎都彌漫著熟悉的氣息,斯人卻早已離開,化作了青山上的一捧土,化作了我的一抹思念……
生老病死,世間規(guī)律,幼時曾在爺爺懷里許諾長大了要給爺爺買好多好吃的,好好孝順爺爺,如今長大,爺爺卻不在了……雖然如此,我還是希望這清明的雨,能替我滋潤著他老人家。
北歸的燕
去歲離北,今朝南歸,周而復(fù)始,匆匆數(shù)年。往年四月中旬就會見到北歸的燕子,今年它們大概又快回來了。
前幾年家里開早餐店時,屋檐下就住著一窩燕子,最初是兩只,不知什么時候就變成了一窩,小燕子每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,似乎在呼喚父母快快回家。燕子父母不知疲倦地奔忙于筑巢和喂食,春天筑巢,夏天育兒,秋天南飛,冬天去往更暖的地方,短短數(shù)語仿佛就是它們一生的軌跡。
我的微信朋友圈始終對它們保持著關(guān)注“燕子回來了,又是一年”,不知不覺已經(jīng)快十年了。也許檐下歸來的燕子早已不是當(dāng)初的那一對,可是有什么關(guān)系呢,它們終究還記得回家的路……我不由得聯(lián)想到我們的父輩,自從有了下一代,就每日奔忙于生活,又或者因為生活所迫選擇背井離鄉(xiāng),可無論如何,心底始終惦念著回家——經(jīng)年往返,是燕子世代相傳的血脈,落葉歸根,又何嘗不是東北人深埋在骨子里的情懷。
發(fā)芽的樹
前些天上班路上路過一片小灌木叢。隨手一折,發(fā)現(xiàn)新發(fā)的枝條與冬天的枯枝不同,雖然纖細,卻已充滿了韌勁兒。是??!春天到了,樹要開始發(fā)芽了。
不久前在朋友家小聚,他是我從小玩到大的好哥們兒,他的兒子叫我干爹。晚上酒足飯飽,兒子讓我給他講故事,我隨手翻到一篇《不高興發(fā)芽的樹》。內(nèi)容大概是一棵小樹,到了春天不愿意發(fā)芽,后來在朋友們的勸說下,它終于明白自己要做個茁壯成長的小樹。
故事講完,兒子眼里亮晶晶地:“干爹,我喜歡發(fā)芽的樹,樹發(fā)芽了綠綠的很好看,還會引來小鳥,老奶奶會在樹蔭下賣冰棍!”我跟他講:“金哲,你也和小樹一樣,要快快發(fā)芽,快快長大哦!將來干爹在你的樹蔭下溜著小鳥,吃著冰棍!”兒子聽完笑得咯咯的。
可能在孩子眼中世界就是如此簡單美好吧!臨回家時,我聽見他在唱:“老爸,老爸,我們?nèi)ツ睦镅?,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?!庇谑俏医恿艘痪洌骸皩氊悾瑢氊?,我是你的大樹,一生陪你看日出?!蹦且豢?,我忽然忘卻了生活的繁雜,重新把握到了消減的活力和動力……
春日再臨,無邊光景,一切都是亮堂堂的新貌,處處皆有清朗朗的希冀,前行吧,就別怕沿途的荊棘困苦,成長吧,為了這全新的一年之計。
(作者 姜楠)